王维主要活动在唐玄宗时期,是盛唐的一个文艺全才,他诗书画音乐样样精通,官也做到尚书右臣的位置,可以说是声名显赫。
但是由于安史之乱他没有来得及跟随唐玄宗逃走,后被进入长安的叛军抓住带到洛阳,委任以伪职给事中。
就这个事件对王维打击很大,唐肃宗平定叛乱以后,他虽然最后保住了性命,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后来也还在做官,但王维心思已不在官场,实际上已经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早在天宝三载即年,王维就买下了诗人宋之问的辋川山庄,并将它改建成园林别墅,作为他母亲修行参禅的隐居之所。
王维受此打击以后,往来于辋川别业,后来干脆居住于此。在那里他同好友裴迪诗歌唱和,并编纂了《辋川集》。这个时期他还写了不少其它的诗歌,其中《山居秋暝》就很有特色。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题的“山居“是指地点,“秋暝”是指傍晚时分。王维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分的山村风光和村民勤劳质朴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似的场景,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愿望。
首联写山中天气
开篇点题,总写山中秋天傍晚的气候和天气变化。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树林如洗,空气清新,又临近傍晚,外界也没有什么人进来,因而整个山村显得有些空寂安静。
这里突出一个空字,即是强调山中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与纷扰的尘世不同,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喧闹,没有尔虞我诈,显现了一派空灵和恬静的自然气象。
颔联写傍晚景色
接着具体描写山中景色,上下两句,一静一动。静的是雨过天晴,明亮的月光从疏朗的松树林子里照射下来,影子参差斑驳。动的是一条弯曲的溪水,它在月光下翻越过光滑的石块,潺潺有声。
这里的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意象清幽,品行高洁,有那种超然物外飘飘欲仙的境界,和尘世对比,实际上是诗人塑造的一块净土。
颈联写山村人事
仅有风景是不够的,那样显得空泛呆板,没有生活气息。而写人事活动,鉴于夜晚诸多不便,作者没有去写“把酒话桑麻”之类。而是抓住一男一女,男的是渔樵,女的是浣衣女子,就像陶渊明桃花源里往来种作的男女一样。
听到竹林里的喧闹笑语,原来是在山溪里洗衣服的姑娘们回来了。看到荷叶向两边分开,打鱼的小伙子驾着小船从上游下来。这里也是分别从听觉和视觉入手,表现山村和谐有序的劳动场面。
尾联写作者感慨
写了这么多景物风光,可惜这是萧瑟的秋天,它没有春天那样的繁荣,那样的喧闹,那样的万紫千红和百花争艳。在世人的眼里,只有春光才是最美好的。
但是诗人王维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任凭春光消逝,他要的不是热闹繁华。他是羡慕秋天的成熟厚重,喜欢的是山间那自然的水落石出,和月夜的孤寂与宁静。在悠闲自在的山野里流连陶醉,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回顾这首诗,里面的风物描写,给人以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青松明月、清泉碧荷之中,还有一群勤劳善良的人,他们与世无争,悠闲自在。
诗中所描写的自然山村,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诗中那些清风明月的意象,也是诗人情操人格的象征。
诗人经受打击以后,更加厌恶仕宦世俗的污浊,一心寄情山水田园,甚至有心隐居。但为什么最后没有如愿呢?
因为当时他年事已高,又有文艺上的盛名,挂个一官半职很容易。如果辞职的话,就没有了薪水,生活会变得很困难。所以即使他有这样出世的念头,他也是有心无力,因此只能过着半官半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