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缓缓降落在楼顶,身着考究西服的中年男子,在管家的陪同下,通过私家入户电梯直达家门,恒温的室内游泳池、金碧辉煌的餐厅、一线钱塘江景的雪茄房......
保罗·福塞尔曾在《格调》一书中,描绘了社会中“看不见的顶层”。
从珠宝首饰,到奢侈品、豪车,让人以收藏它们为荣耀的物品,皆因只能被少数人占有,而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当然房子也只是一个起点,沿着这个点延伸到巅峰,他们能看到卡戴珊家族式的生活范本,很多人将此形容为“有钱人的快乐”。
NO1
杭州自古富庶,徽商的涌入踏出了徽杭古道,也带来了商业的鼎盛。而另一个巅峰出现在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之后,第一代浙商财务自由了。
不管是如雷贯耳的胡雪岩,还是各大财富榜的常客,深喑此道的“顶级富豪”在地图上画的圈其实并不大。
围绕着西湖,以及周边的群山,展开了他们的豪门大宅布局。
最隐秘的当属西湖景区内的“四季世家”。一共13栋庭院建筑,属于西子湖四季酒店的别墅客房。单是获得这样客房的使用权,花费就至少在1亿元以上。而且,想拥有它,你还要有足够精英的“朋友圈”。
在这里,静赏花园水景潺潺,微雨含霁、雾薄云轻;蝶鸟鱼虫成双入对,花草树木各自成趣。这些意趣,可以在二楼的山景房间露台或是三楼巧妙设计的斜坡屋顶边看到,或是走下去,直到深入林中。
和北京、上海的豪宅买家不同,早期杭州的豪宅购买群体中,高官,明星不多,实业家的比例很高。
有个60后的温州老板,17岁出来做阀门生意。上世纪80年代,他“异想天开”要把产品卖给上海国有大厂。他漂在上海软缠硬磨,夜里就花5角钱去公共浴室地上睡觉。
多年后他成为这个行业的第一名。行业不起眼,他和他的公司也没上过什么杂志,而他的身家早已难以估量。
和这位企业家一样,浙籍富豪不仅富有,胆子也大,敢于去世界各地闯荡,包括正在打仗的地方。
早期闯荡江湖的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没读什么书,见识却很广,他们很快弄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牌子是哪些。
他们买房子的价格由高往低排序,要品质最高,圈层对口,一般都会说一句,“不用考虑我的预算”。
绿城的云栖玫瑰园至今仍保持着1.21亿元的“浙江最贵豪宅”成交纪录。
有位浙商一买就是两幢,据说是一次性付款。后期还耗资八九百万,请了国外建筑大师来设计装修。房子装修得气场强大,十分经典。
他们不炒房,买房更多是为了住得舒服、开心,他们也没有时间研究靠炒房赚钱。
在他们眼里,收藏古董和房子有点类似,看着喜欢就收入囊中。
所以,把现成的房子砸掉,大兴土木也就不难理解了。有位企业家的夫人,曾经买了一栋别墅用来收藏他们家的宝贝,珠宝、字画,以及寻常人不太能见到的东西,装修的时候指定要用装甲门、防弹玻璃。
也是,在杭州房子还没涨到像现在这么疯狂的时候,她们身上的穿戴有可能都超过一套房子的价格。
你也不用担心他们房子太多住不过来,在杭州的顶级别墅里面,难免会有很多是“保姆的乐园”。
当然,更多的豪宅业主其实是低调且理性的。比如,50岁的杭州男性,看房6年,最终成交绿城桃花源,成交价万元;
比如萧山本地人,骑电瓶车,刷卡买了一套一亿的湘湖壹号别墅;还有骑着自行车,被保安拦下,最终花多万买下绿城江南里的中式大宅的豪客。
古往今来,在类似西湖边这样城市绝版的地段,拥有私家院墅,一直是身份的象征。
在完成杭州豪宅的收藏之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甚至将目光转向了海外。为人熟知的A先生,前年刚在日本京都岚山寺右边,通往竹林的地方收藏了一处院子,古朴雅致。
有一次,他在之江的别墅宴请几个宾朋,米其林餐厅的一位主厨亲自操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沿着之江路,一路吹着风,一面千里烟波的钱塘江,一面是西湖风景区的蔚然群山。
NO2
虽然在很多富二代眼里,“躺赢”并不是一个很被接受的词。他们更希望别人看到的是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但事实上又很难否认,站在父辈“人生巅峰”的肩膀上,成就着自己的“人生赢家”。
和他们的父亲对比,年轻一代的豪宅业主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做决定更果断,买房成交周期更短,其次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杭州某豪宅,对他们的成交业主进行过一次分析,有43%的家庭是为了子女考虑的。而这批业主里面,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中,95%以上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留学城市基本集中在纽约、洛杉矶、温哥华、新西兰、伦敦等大都会。
在新生代业主中,90后开始冒头,他们常常会为了喜好一掷千金。罗伯特·斯特恩、扎哈·哈迪德、隈研吾......
在堪称西湖群山的最后一个传奇——西湖美庐公馆里,曾迎来过一位个子娇小的江南姑娘,20出头。据说从看房到成交不过是几天时间,一套面积约方的独栋就被拿下了。
西湖美庐的样板房,像极了Newport的范德比尔特大宅。
就像,纽约北面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SleepHollow小镇里藏着一座洛克菲勒庄园,主楼所在的山丘可以俯瞰哈德逊河。隐逸在群山里的美庐,同样能俯瞰繁华的宋城和远处的彩虹大桥。
当然为博美人一笑豪掷千金的“富二代”传闻也并非没有。
L总也是20出头,酷爱打梦幻西游,前几年杭州房价没怎么涨的时候,他就把老爹给他的4套房子抵押了万,把梦幻西游的太和殿打造成三大强服之一。
为了让某网红“开心”,L总也买下了一套万的豪宅,只写了姑娘一个人的名字。名曰:“爱的馈赠”,只是最终人财两空。
NO3
早年,杭州财富阶层相对固化,千万级高总价住宅,大多被实业家收入囊中。现在不一样了,随着互联网经济、科技等行业兴起,有了大量“赚快钱”的机会,富豪年轻化、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的持股高管、金融圈的新巨头、打怪升级成功的创业者,他们被定义为另一种“人生赢家”。
创一代的脑子里似乎时刻都在想着改变世界、积极影响更多的人。这与传统富豪买房看变现同时颐养天年的取舍标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创业精英来说,房子不只是住处,是必须能够帮助其实现梦想的载体。
创一代们很注重居住氛围,以及他的邻居们。
有一位投行的豪宅业主,在看别墅样板房的时候,对近平的地下空间甚为倾心。用他跟销售人员的对话来讲,这里就相当于钢铁侠的车库,是乔布斯制造苹果电脑的地方,是孩子和他的梦想空间。
创一代经常会因为朋友买在同一个小区,他们一起打球、一起去温布尔登看网球比赛、一起在自己的影音房看英超、德甲,喝啤酒。
在杭州这个创业之城,时刻都孕育着希望。
一对92年的夫妻,年买了一套市价多万的房子,双方父母卖掉老家的房子后才凑齐首付。
后来两个人开了公司,不到几个月就换了一套多万的房子,后来又买了0万的房子,最近又在买0万的房。
简直炸裂,颠覆了很多人的思维空间。
NO4
这或许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速度”,在杭州,一批站在山顶的网红、直播主、电商er也在悄咪咪的消费着顶级豪宅。
去年1月份,粉丝近万的淘宝网红林某,就曾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了自己新购置的钱塘江旁的豪宅。照片中落地窗外的江景、满柜子的爱马仕、以及据说价格超6位数的水晶灯。
还有曾抽奖送粉丝爱马仕的“阿希哥”,她曾专门在微博发布一段视频介绍自己的新房装修。在视频中她直言:房子太大了,去个厨房都想开车。
这不是她唯一的一套房子,去年,她为了度假方便,在美国LA西木区买了独栋别墅,只是度假时候才会用的……
“在家躺着就能把钱挣了”,是外人对电商主最大的误解。从微博到直播,电商的风口一直在变,错过一站就会被无情甩下。
他们的口头禅是“原单”“齐色齐码”“吊牌价”“窜货”,工作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以一边和对面的顾客砍价,一边一眼分辨远处走来的人到底是新手还是老手——这决定了他们第一次报价的高低。
不过,她们最瞧不起的还是“明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哎呀,那个明星的数据表现还没我好呢。”
虽然她们在镜头面前拼命安利各种开架白菜,却鲜有人知道她们镜头背后的烦恼——当她们Gucci的时候,眼泪都是PradaPrada地Dior的。
NO5
贴近这些顶级豪宅的富人圈层,也会看到这个世界的残酷一面——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实业老板,炒币、炒股疯狂获利又迅速破产的玩家……
在房产面前,许多家庭的真实面目也显露出来——偷偷给情人买房的男人,猜忌防范的婆婆和儿媳,还没买就考虑离婚如何分的夫妻……
铁打的豪宅,流水的富豪,一个富豪走了,另一个富豪便立即赶来。
最为人知的就是杭州女股神,因为杠杆炒股失败,被迫拍卖绿城江南里大宅,还有安邦原大佬吴小晖的大华西溪风情,以及来自温州的矿老板,拍卖总价过亿的阳光海岸。
就在今年1月,九溪玫瑰园星萧苑的一栋别墅,也被强制腾退,进入法拍的流程。这样的故事,在豪宅圈里没有终点。
事实上,作为高净值人群的保值资产,打造精致的豪宅大多像用于观赏收藏品,它们从不缺乏富豪主人,即便是被拍卖的豪宅也大多由身价不菲的人接手。
豪宅传承着人们对于传奇的终极想象。
与其说豪宅是你的理想,不如说是出人头地这个想法,与众不同这个光环,更催人奋进。
犹记得《笑傲江湖》里,令狐冲跟随向问天来到杭州。
西湖边,但见“碧波如镜,垂柳拂水,景物之美,直如神仙境地”。
数据1:杭州万以上豪宅成交量
数据2:杭州0万以上豪宅成交量
.END.
别墅有天地,生活更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