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boHeritageListHuang_Jumbo
第回:百合风景倚碉楼看,横览马降龙眼界宽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黃劍博采风追影"(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byJumboHuang,PartofTextcitationresourceswasfrompublicdomain)
人生三大遗憾:不会选择;不坚持选择;不断地选择。
我在“第回:南方华侨园林一绝,立园林花鸟四时春”和“第回:谢维立四十年情史,连理树三千里山河”曾经介绍了立园的园主和建筑风格,但我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谢氏立园,很多人来立园就只知道拍照看建筑,实际上立园的精髓是对联和楹联。谢维立并不只是会经商,他还是一个大才子,至少在今天看来,绝大部分博士生的文化成就还不如那个米国华侨谢维立。
在“第回:金瓶O梅香笔研恣横,银窗雪冷琴书酣畅”中,我提到了翻译我国第一大奇书金瓶O梅的米国人,我估计大家都看过金瓶O梅的中文版本,但我相信99.99%的我国人是没有看过英文版本的金瓶O梅呢,在全国14亿人中,找不到一个能将金瓶O梅翻译为英文的人,能做成这个事情的人,是一个米国老头。
所以我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人,不一定身在国内,他们可能居住在国外。
楹联是立园的一大特色,无论门口、牌坊、牌楼、凉亭、花棚等,均书写砌嵌了楹联,而且大部分是“鹤顶格”对联,联语切合立园风物意境和园主建园宗旨,且韵律优美,对仗工整,构思恰到好处,文采隽永,字体洒脱圆润,正草运笔自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旅美华侨谢维立园主是一个诗人,他的手书对联非常多,我列举如下:
潭边风景倚栏看,横览罗山眼界宽。翘首无穷千里远,层楼更上乐游观。
枝头好鸟语关关,园涉潭溪水一弯。寄傲临泉无俗意,优游恍若卧东山。
立身为齐家之本注重莊修提倡憩游欢迎梓里同游遍观智水文澜无限怡情真适意,
园林乃救国之基振兴种植增加生产利便乡邻共乐仰望灵山秀岭有余美景可骋怀!
立地楼台三岛峙,园林花鸟四时春。
立德立功立言千秋不朽,园梅园松园竹本素无寒。
立身在山水之间此地后耸罗汉前绕潭溪四望蔚奇观倦堪容膝,
园境离尘氛以外尔时春挹翠亭雅栽宝树一方留纪念舒洽娱情。
本是共乐精神关怀桑梓培植兰芝园林因之而立,道为同荣气象栽种竹梅灌溉桃李亭荫藉此以生。
修行笃厚能持己,立志图强可达人!
立身清洁求高士,处世仁慈是善人。
立马湖山萍入画,园池风月雅宜诗。
毓灵山文乡武里,培福地玉树琪花。
挹爽近观有朝气,翠岚远眺宜晚晴。
立石诗题花下客,园亭图绘画中人。
立身清洁求高士,处世仁慈是善人。
立室梅村占春绿草,园台桃李得月争光;
立地顶天芝兰玉树,园林壁府翰墨图书;
修身由于正心果能诚意待人将见左右逢源可比灵泉智水,
道立在夫明德惟求笃厚持己须知东南尽美全凭义路仁山。
立身为齐家之本注重庄修提倡憩游欢迎梓里同游遍观智水文澜无限怡情真适意;
园林乃救国之基振兴种植增加生产利便乡邻共乐仰望灵山秀岭多余美景可骋怀。
自力村云幻楼的对联横批是只谈风月:
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愁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
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
立园里面还有关鸟的亭子,周边的环境酷似江南水乡,环境优雅,室内陈设保存完好,我参观了一会,突然发现接驳车就要离开了,我忙狂奔到立园的停车场,一看手表,已经过了发车时间二钞钟,那个司机也是读秒的,到点他就启动汽车了,我大吼一声,将汽车叫停了,我奔到车上,发现车厢没有一个乘客,我又是唯一的游客,这个司机真是坑人,车上没人他也按时发车了,这交通运营纯粹是亏损的。
车上有空调,刚才参观自力村和立园时,我都没有时间在景区喝水,现在上了空调车,第一件事就是喝水,汽车驶过郊区,看到了很多在建的高楼,偶尔也能看到一些碉楼,有一座碉楼矗立在马路边,岌岌可危,在砖厂旁边有一个人工修建的仿建宫殿,很像米国的州议大厦,汽车驶过大桥,过河时经过施工的地方,再行一会就驶进了百合镇马降龙村。
司机在公共厕所旁边的停车厂将我放下车,我去了一趟厕所,来不及吃饭,直奔景区服务楼,一个美女接待了我,这个景点真是门可罗雀。
马降龙村落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世界美丽的村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位于开平市百合镇东南面,东北距开平市区20公里,是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现有村民户、人,80%为侨户。海外侨胞主要分布在米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马降龙村落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五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身临其境,翠竹扶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人们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该村有13座造型别致、保存完好的碉楼掩映在茂密的翠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有如翠竹绿浪丛中"海市蜃楼"惊现古城堡之感。
马降龙碉楼群的兴建完全是由于当时土匪猖獗,洪涝频繁的特定社会背景和地域环境所致,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为2—7层建筑物,本土传统的人居环境融洽了西方先进的建筑工艺和文化内涵,有我国硬山顶式,英、德古堡式和欧美别墅式等模式;
墙体结构有泥木结构、砖木结构、混凝土钢筋结构;门窗钢板厚实,十分坚固。有私楼和众楼之分,由华侨、港澳同胞或乡民独资兴建的属私楼,集资建造的是众楼。马降龙碉楼在保护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据记载,、、年开平发生3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上碉楼得以避难。
马降龙碉楼群于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4月荣获"我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年6月28日被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马降龙最多的就是竹林和古杨桃林。
年我参观过开平碉楼,当时我定过一段非常肤浅的总结:我们的传统文化景区,明明是大家的共有财产,你凭什么向自己人收取高额费用?你让徐霞客九泉下如何安宁?当年徐霞客纵横乡野,有哪个景区收过他门票??在国外的很多景区,针对外国人的门票都比国内居民的门票贵几倍到几十倍,我曾经去过布达拉宫,本地人进去门票是2元,外地人元(以前的报价),那为什么这种模式不在广东普及?
广东有很多旅游广告,比如说来广东旅游看碉楼等等,只要是媒体网络还是印刷杂志,但凡提到碉楼,就说是开平,首先这个误导广告宣传让外国人忽略台山,凤岗,观澜碉楼及四川碉楼的存在,是极大的不合理;其次,开平宣传碉楼时,就像跟鼓吹明星一样,每次推广都是围绕那几十个碉楼,不是自力村立园马降龙碉楼群就是锦江里瑞石楼,搞得全球的旅客都以为只有这些地方才有碉楼,其他地方都是土包子楼一样。
后来我想明白了,开平明明有座风格迥异的碉楼,为何地方商家鼓吹推广的就老是集中在那几十座碉楼呢?答案是那些人宣传的那些碉楼都是要收门票的!是否是居心叵测之心昭然若揭还是过度商业化的苦果?
年再次故地重游,往事历历在目。
马降龙村落群的前面就是潭江河,从河上长长的桥上放眼望去,只见绿波荡漾的河面后面,接连着一大片碧翠欲滴的竹林,竹林后面,是黛青色的百足山。明媚的阳光下,马降龙灰白色的碉楼,就在这片深的、浅的绿色中间隐现。
在马降龙古村的十六座碉楼中,永安村有二座:天禄楼,保安楼;庆临村七座;村东竹林里有五座:峻庐,林庐,昌庐,保障楼,惠安楼。村西池塘边二座:庆临南门楼,庆临北门楼;龙江村有二座:信庐,敏庐;河东村有二座:培英书室,祯庐;南安村有3座:莞庐,耀庐,河东楼。
走进马降龙村落群,满眼的绿意让人格外清爽怡人:翠绿的树木、碧绿的草地、葱绿的竹林、深绿的池塘。在醉人的绿意中,不时见到遍布村前村后的各种果树上挂满了果实:半黄半绿的芒果让人口水直流,紫红的荔枝压弯了枝头,宽大的香蕉叶下挂着绿月亮似的香蕉,绿中透红的桃子格人诱人——果红叶绿中,灰白古朴的房屋与碉楼静静伫立,蕴籍百年沧桑的面容在沉静不语中更加引人遐思。
其村后茂密的竹丛中,掩映着15座碉楼和庐,这些碉楼和庐造型别致,保存完好,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
其余14座楼也都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结合了西方先进的建筑工艺,中西合璧,美轮美奂,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马降龙村落的竹林中,不愧为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
马降龙村落群民居的泥塑和脊刹等都保存完好,民居的大幅灰塑浮雕栩栩如生。《皇氏古建築大全》第:天禄书室没有开门,这一带非常安静,它的旁边是《皇氏古建築大全》第:法钦黄公祠,据说马降龙村有人定居是在明朝后期,黄氏家族第十七世祖黄法钦由潭江西岸的厚山村迁来,成为最早的开发者。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黄氏家族才繁衍成村。
清朝光绪年间(-)黄氏家族又兴建了南安村。关氏家族由赤坎祖居地迁来建村,是在清朝的光绪年间,比黄氏家族来此开发晚了多年。最早兴建的是龙江村,庆临村建于民国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黄氏家族形成永安村时,这一带叫“丰岁蓢”,寓意风调雨顺,岁岁丰收。“马降龙”则是民国时期黄、关两族民众从自然环境出发取的新名:潭江如蛟龙翻江倒海,常年泛滥成灾,百足山似奔腾的骏马,大家寄往骏马降蛟龙,免遭洪涝之害。
在建村之初,黄、关两族曾聘请江西的堪舆师确定“吉课”(即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进行评估)。各村大致为东西朝向,保证了它们的村面最大限度地面对潭江,放眼望去,视野开阔;背靠百足山,防御的心理获得满足,充分体现了我国堪舆文化所讲究的环水枕山,前平后靠的环境理念。
两侧村口建有闸楼,四周林木围护。村落民居为棋盘式布局,规整严谨,横直对齐;房屋的样式也一律为三间两廊的传统形式,统一的青砖素面墙;房脊有早朝的船脊和后期的草龙脊、凤头脊等样式。
村落首排房屋的造型统一式样,两廊上面竖起女儿墙,博古脊的下面是乡村工匠创作的大幅灰塑浮雕,仙鹤、麒麟、孔雀、瑞狮、祥龙和松树、牡丹、荷花、修竹、宝葫芦以及暗八仙、额联书法尽入工匠的刀笔下,五颜六色,栩栩如生。
在马降龙村落最具有特色的就是一大片苍翠欲滴的竹林。而在竹林之中,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外墙抹上红褐色的骏庐,就在这片深浅层次的绿色中隐现。它的窗套非常讲究,把一、二层连贯起来,显得雅致秀气。
法钦黄公祠堂内非常安静,堂联上面有壁画,神坛前面悬挂着“式训堂”的牌匾。祠堂左侧有一些居楼,也保存完好,在祠堂后面就是天禄楼,马降龙最有气势的碉楼。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该楼高7层2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1至5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当时每到傍晚,集资户男丁均入住楼里以防匪盗绑架;第6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第7层为了望亭。登楼环顾,四周景色美不胜收。
马降龙村落群仍保存完好的有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碉楼是永安村东头的众人楼——天禄楼。开平碉楼的兴建主要是防匪防涝,天禄楼也不例外,而在那社会动乱,土匪出没的年代,天禄楼曾是村人的“保护神”。
天禄楼是年由南安村29户村民为防土匪而集资10多块大洋兴建的,楼高21米,共7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天禄楼是一边集资一边建造的,该村旅居澳洲的黄琳德对建造天禄楼非常热心,村人暂时未筹到钱,就由他先行垫付,然后慢慢偿还。天禄楼房间股金是按层计算的,一层每间房间只需要块大洋,二层每间块大洋。最贵的是三层的房间,每间块大洋。天禄楼第三层的房间全归黄琳德的亲属。
永安村的29户人家发现,那段时间土匪基本只抓男丁不抓女性。为避土匪,村人每天吃过晚饭,就会把家中的男丁送入天禄楼。
晚上10时,天禄楼的大门准时锁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开门,让里面的人出来下地干活或者上学,因此,天禄楼又被人称为“男人楼”。据悉,该村的人设想得很周到,在碉楼上锁前,还会为在里面过夜的人预先准备开水、饼干等夜宵,楼里还有人值班看更,一有匪情便敲响锣报警。
保安楼是永安村20户居黄姓村民年集资兴建的众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万绿丛中。
峻庐对游客开放。峻庐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关崇骏在民国25年(年)回乡建造的别墅,以建造者名字命名。楼高三层,欧式外型,全钢筋混凝土结构,二楼三楼客厅都有天井,便于在洪水来临时搬运物品。
在三楼看到一座中西合璧的祭台,台下有狮子滚地球图案,示意华人富满全球,登上屋顶,“山”形女儿墙是典型的欧式造型,眺望四周,百足山下翠林葱茏,林上楼宇漂浮,完全置身于美丽的绿色生态公园中,遐思无尽,妙不可言。
站在峻庐上可以眺望远处的两排古民居,可惜竹子长高了,远处的天禄楼不能看全景。
林庐离峻庐不远,也对游客开放,是旅居墨西哥华侨关定林建于民国25年(年),楼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窗套装饰精美。林庐内客厅悬挂着汽油灯,还有发黄的老照片,让人回想起久远的年代,屋顶上欧式山墙精雕细刻,也很精美。
昌庐在峻庐东面,建于民国25年(年),窗套装饰讲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四层。
保障楼建于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五层,顶层正面悬挑,背面两角“燕子窝”。
惠安楼建于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四层,顶层四面悬挑。
庆临南门楼,一层为入村门道,二层为瞭望台,庆临北门楼建于民国初,一层为入村门道,顶层为瞭望台。庆临里有楼梯上二楼。
信庐是关崇信建于年,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顶为穹隆顶式凉亭。信庐位于一个院子内,现在被锁上了,无法上楼,
敏庐建于年,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背面两角“燕子窝”。(还有荫庐是比较新的民居)
培英书室建于年,旅澳华侨黄林德的兴建,希望其后代能学到知识,成为国家栋梁。这栋楼尚没有托管给晸府,无法进去参观,我通过铁门看到院子尽头的碉楼,有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太婆借助拐杖在行走。
祯庐建于年,楼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背面两角“燕子窝”,顶层背面和两侧三面悬挑,正面柱廊。
莞庐建于年,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室内外壁画灰塑精美。
耀庐建于年,楼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背面两角“燕子窝”,顶层四面悬挑筑柱廊。
河东楼建于年,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背面两角筑有射击孔的“燕子窝”,正门前设外廊。
我经过楚庐时,看到旁边那排民楼中有住房开车过来探亲。
年秋季我参观了马降龙景区,我本人认为,马降龙以前不出名的时候的确是世外桃源,非常漂亮,但如今商业化如此严重,每天大量的大巴小车汹涌而至,所谓的宁静祥和已经被极大地破坏掉了。我看了一眼那些曾经攀爬过的碉楼,就继续前进了,我告诉司机兄弟说我要去找虾边村的适庐,结果他说没听说虾边村有碉楼的,
后来他停车咨询一个蹲在马路上的哥们,他们用方言聊了半天,不知道到底搞明白没有,我们在百合卫生院停了下来,两车道的乡道两边是水泥房,再过去一会就在竹林中陆续看到不少碉楼,其中有一个碉楼依稀叫什么治安庐,后来我还真到了一个叫蝦边村的地方,我们还故意往村子行驶了半天,的确没看到碉楼,后来分析可能是走错了方向,因为据记载,位于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村中的确有个叫适庐的,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该楼的标准层3层,顶部亭阁2层,第4层正面为柱廊式,四角均有一个“燕子窝”,窝内均设有枪眼。
顶层为欧洲城堡式。适庐古色古香,堪称“三合土”碉楼的代表作。所以我估计就是因为这个碉楼不是非常高大,所以我们没有找到,继续行驶了半天,摩托车哥们突然停车,说树丛中有一个碉楼很有代表性,我当时没报什么希望,如是下车,穿过树林,果然看到一个非常奇特的碉楼,廊柱的设计堪称开平之最,虽然碉楼不高,但非常庞大,这明显的是一个野碉楼,因为位置很偏僻,处如密林中,不仔细察看,很容易错过,周围非常荒凉,阴森恐怖,我绕了一圈,看到铁门旁边挂着一个木牌子,定睛一看,赫然便是雁平楼!
我大喜过望,真要感谢那个兄弟,居然把我期待已久却苦苦寻觅不到的碉楼推荐给我了,牌子上写着保护范围是碉楼周围20米,周围50米左右不能建设新楼,落款是广东省人民晸府立,时间是年7月15日,是在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遗产名录之前所立,非常难得;这个碉楼位于百合镇齐塘村委会河带村,年旅居加拿大华侨为防止匪盗而兴建,耗资三万双毫(双毫银是清末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自行铸造、使用的货币。经过换算,三万双毫银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四万元人民币。)建筑坐北朝南,楼高五层,占地面积平方米,楼周围一片空旷。这个楼又是我们黄家的先祖修建,难怪黄飞鸿的家乡出人才,
雁平楼楼主黄沾春生于年,卒于年。为清朝贡生黄升桂之嫡孙。年奉父命出洋留学,四年后回家结婚,三年后携妻妾移居加拿大,年举家归乡,年黄沾春为防止匪盗兴建了雁平楼,耗资三万双毫银。因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号称与天际飞雁齐平,故名“雁平楼”。方形的基座占地比一般的碉楼都要大,最大的特征是上部造型分了三层,而且四面悬挑,
从第三层向外飘出,每个立面各有10条廊柱支撑,蔚为壮观,第四、五层依次缩入,其五层顶部位于层层收进的拱廊中央,在外观上为传统的四角攒尖顶形式,与整体建筑组成“金字塔”形。屋面整体采用混凝土材料,连屋脊也用混凝土按照当地传统做成起翘的形式。檐部下方由实体墙面支撑,墙身青灰色,灰雕图案隐约可见,但是很难看清楼名,整个碉楼厚重、大气、非常壮观。该楼的设计在开平碉楼中独一无二,众多的回廊和柱式就像罗马城堡式碉楼。
民国时期,加拿大正是基础建设的时期,那里的很多铁路都是华人所修建,所以黄沾春去加拿大,估计也是从事建筑方面的生意;雁平楼是极具代表特色的回廊和柱式碉楼,罗马柱廊式的建筑特征是有一圈完整的柱廊,在造型上形成明快、开放、休闲的表征,柱式和拱券的变化形成极为丰富的体形特征,而柱廊形成的光影变化更是增加了其艺术的魅力。目前此楼无人居住,铁门紧锁,非常凄凉,我要当年的有钱人,都会修建一栋多层碉楼,养几房妻妾,过下逍遥日子。
后来我离开这个村庄,继续前进,又到了另外一个村庄,我看到了一个碉楼,忙下车走了进去,这个碉楼非常雄伟,高约6层,顶层已经坍塌,很多窗户的铁框都不见了,旁边是密集的水泥房,穿过一个小巷,看到一个非常肥胖的男人坐在竹椅上,一边晒着肚皮,一边唱着什么大江东去的英雄歌曲,底蕴深厚,我不禁瞅了这个哥们几眼,感觉他唱的可不比那些娱乐节目里的歌星差。再走到前面,是大片的水田,远处是一个廊桥,旁边是一个碉堡,折返回来,继续前进,路上是灰尘滚滚,这路也没人铺好点,
我上了大路,继续飞奔,沿途陆续看到一些碉楼,但没时间逐一参观,司机继续行驶一会,拐弯到了大路上,很快在一个农家乐餐厅那里停了下来,一个巨大的牌子显示里面是华盛楼,我下车走进去,惊诧地发现了几栋非常高大的碉楼,最外面的是联登楼,据说在广州的许多大楼盘、大厦,都是由开平建筑工程队承建的;我疑心今日开平建筑施工业之发达,是与当年建筑碉楼有关的,有人把碉楼比如成散落于乡野之间的遗珠,这个联登楼掩映在竹林中,开平多产竹,这些竹子砍下来后,作为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
后来我上车继续出发,很快到了路口,赫然就看到了中坚楼,非常气派,中坚楼位于蚬冈镇东和村村后右侧,始建于年,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碉楼。因其外形酷似机器人,故有“机器人碉楼”之称,也有人说酷暑变形金刚及航空员,反正感觉非常奇特,南兴斜楼离中坚楼不远,同在蚬冈镇,位于春一村委会南兴里。
后来汽车就驶入了村子里,里面就陆续出现了不少碉楼,虽然我尽力去记住这些碉楼的地点,但后来返回时还是错过了不少,看来一定要等到下次再仔细寻访,
开平很多碉楼都是黄氏修建的,比如瑞石楼号称“开平第一楼”。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回乡兴建了瑞石楼。
公元年,在美国经商致富的黄峰秀在家乡兴建了升峰楼,寄寓楼主祈求家庭幸福、事业腾升的意愿。黄峰秀晚年落叶归根,从美国回家乡后一直居住在楼内,直至终老。该楼高7层12.34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精致秀丽,充满南亚印度建筑的情调,是典型的居楼。。。
几年前雇一辆摩的逛半天才50元,现在要是稍微远一点,开口就是元,物价之高,可想而知了,要知道才几年工夫群众的收入可没有涨四倍阿。摩托车七拐八弯低行驶在村子里,不久就冲到田野上,继续行驶了半天,司机告诉我前面那个最高的便是号称“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他说进去要50元的门票,我心想算了,我就在这里下车了,然后给了他59元,之后我徒步走到蚬冈镇锦江里。。。
毕竟未知后来如何,且听黄剑博下回分解